首页
Loading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百科 > 小麦种植技术 > 正文

秸秆如若浮面覆盖,麦苗更易受冻

来源:种业信息网 日期:2024/1/2 17:17:03

摘要:近期较多秸秆浮面覆盖的小麦田,冻害和异丙隆“冻药害”风险会增大,这种田块施用异丙隆等药除草时,更应慎重。近期有一些种植大户反映同一块地里的麦苗,有的冻死了,有的生长正常,是什么原因?

秸秆覆盖了麦苗

无论采取哪种耕整地作业方式,最终要将秸秆与适宜厚度的土壤混匀,保证秸秆还田质量,才能保证出苗和成苗效果。从图片看,田里土块大(没有足够的细土与秸秆混匀),局部地段浮面秸秆多,可能是虽然多次耕整地,但耕深浅,或者局部地段秸秆多(没有事先撒匀),最终部分地段浮面覆盖和还于浅表层的秸秆多,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,造成局部地段小麦出苗和成苗差,或者在前期极端低温条件下冻害重。

近期在沿淮等地,也有其他种植大户反映有麦苗受较重冻害的情况。另外,上一年,连云港、徐州等地,在12月初出现的强降温和极端低温天气过后,就有大面积小麦受到较重冻害,部分田块死苗严重,主要出现在秸秆还田质量差或田土过于干旱的田块。

从有关试验和多年大面积生产上的情况看,前茬洁田稻田正常施用甲氧咪草烟,对后茬小麦残留药害风险不大。另外,麦苗受冻害是一过性的,在特定的低温过后突然发生,受害麦苗有特定的症状,如叶片化冻后呈水渍状,随后失水枯卷,叶色发暗,随后早衰早枯。而前茬除草剂残留药害,是渐进的,除非巧合,不会在低温过后突然发生,而且不会出现叶片突然失水、枯卷的症状。受冻麦苗在气温回升后,新叶通常会较快恢复生长,而受残留除草剂药害的麦苗,新叶生长会持续受到越来越重的抑制。因此,可以注意观察,在温度回升后,麦苗新叶生长情况,以进一步排查原因,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管理。无论是什么原因,均应及时采取措施管护,促进麦苗恢复。

近期如果麦蜘蛛以刺吸麦苗汁液危害(麦叶上通常有明显的受刺吸危害后形成的斑点),发生量很大时,才会对麦苗生长造成影响,特别重时才能造成麦叶白枯等。这种危害,也是渐进式的,不会在出现低温后突然大量发生。冬春偏暖、偏干旱时,麦蜘蛛发生和危害会偏重。在近期温度低、麦田土壤湿度大的条件下,一般不会严重发生和危害。低温期麦蜘蛛会下移到麦株基部和土缝中,取食量小,危害不重,用药防治效果也差(联苯菊酯和阿维菌素都没有内吸传导性)。如果发生和危害不是很重,不必急于用药防治。

秸秆还田浅,主要分布在浅表土壤中或浮面覆盖,播种后遇长时间干旱的条件下,浅表土壤易迅速变干,深层土壤中的水分难以沿土壤毛细管上升,因此容易造成麦种回芽,出苗和成苗差。出苗后突然遇强降温低温天气,则近地面温度会降得更低,冻害会加重。但如果出现强降温低温天气之前已下过透雨,则冻害通常不会明显加重。

强降温来袭之前,麦苗氮素养分充足,生长速度会比较快,组织会较嫩,细胞中的糖分含量会较低,突然遇极端低温天气冻害往往会更重一些。但麦苗生长健壮,根系发达,假茎粗,受冻后生长势恢复会比较快。有些田块,前期麦苗生长正宗,假茎较粗,受冻后恢复生长的能力会较强。麦苗受冻后,酌情增施尿素,主要是为了让麦苗足肥恢复生长,并非为了提高麦苗抗冻性,也不能提高麦苗抗冻性。冻害是一过性的,危害在低温期即已发生,没有“尿素可以缓解冻害”一说。

有些麦苗已处于2叶1心期前后。这种麦苗,根系已很长,通常都能扎入没有秸秆的深土层。从图片看,浅表层土壤还是很多的,而且湿润,一般不会出现冷风吹入造成根系严重受冻的情况。如果是根系严重受损而造成麦株严重生理性缺水、麦叶枯死,则假茎也会严重生理性缺水、萎瘪。

秸秆浮面覆盖的田块,冷空气南下降温期,由于秸秆有隔温作用,地温难以上升,近地面温度会降得更低,是加重冻害的原因之一。秸秆浮面覆盖,晴天秸秆上方温度回升快,会造成麦叶急速化冻,是冻害加重的另外一个原因(受冻麦叶,如果能缓慢化冻,其组织细胞能得到修复,受害会相对较轻;急速化冻,麦叶组织细胞来不及修复,冻害会加重)。麦叶架在秸秆上,冷空气吹过时麦叶温度会降得更低,而化冻后因风吹而急速失水,也会加重冻害程度。

如果发现田间麦苗主要是叶片较重受冻,其假茎和根系应该没有受到太重伤害,加上假茎粗、根系发达,在温度回升后,麦苗能较快恢复生长。尽管如此,麦苗生长势会明显下降,分蘖发生也会延迟,宜及早趁墒施肥,必要时可以将全生育期所需的肥料,趁地湿全部施下去,至少将苗期所需的肥料全部施下去。

    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编辑推荐
    • 没有资料